目前是本港退休金制度

香港現有的退休養老保險制度主要可以分為三部分。

第一部分包括由政府財政資助的“綜援”(<居民最低生活津貼)和老年人津貼(OAA)。 港股板塊除了嚴格的申請要求外,這兩項津貼每月的金額均超過港幣1,000元,因此也稱為水果付款(與香港價格相比,只可購買水果)。

第二部分統稱為「職業儲蓄」、本港的「強制性公積金」及「職業退休計劃」。由於強積金計劃屬強制性質,年齡介乎18至65歲的在職人士必須參加強積金計劃。標准是雇員每月收入的10% ,其中5% 由雇員支付,另外5% 由雇主支付。雖然強積金制度推行至今只有十多年,但強制性公積金參與率高,目前是本港退休金制度的核心部分。

第三部分是“個人儲蓄與家庭援助”,香港市場上有豐富的養老金投資產品,在職人士對其養老金投資有多種選擇。

這樣的養老保險制度有何而來呢?

大家都知道中國香港是一個低稅的地區,而低稅就意味著低福利。一個具有月薪2萬,年薪24萬的普通世界打工仔的按累進稅率進行計算時間大概是8400。而稅務局每年會不會再有75%,上限1萬的稅務政策減免,所以通過年薪24萬的打工仔生活實際的稅務工作負擔為2100,有效提高稅率企業不到1%。而如果是自己月薪1萬出頭的基層社會人士,強積金供款每年交的稅很可能因為只有幾百塊而已。

由此可見,在這樣一個地方談論政府養老金,是不合理的。

在強積金於2000年成立之前,一個殘酷的事實是,你的收入不足以在香港工作一輩子。 到目前為止,香港仍有很多70多歲的老人外出打工。

2000年左右中國香港人民政府工作開始推強積金,算是引入了養老金的機制。不過我國現行供款標准是個人5%,企業5%,按月薪2萬來說加起來也就是2,000塊而已,甚至還比不上內地的養老金供款。由於偏低的供款標准,指望靠強積金來解決農村養老服務問題,從一方面開始發展就是一個不現實的。因此教師如果學生不是賺到了自己一輩子花不完的錢,最好方式還是在30歲左右人們開始買一些傳統商業銀行養老保險產品。


網站熱門問題

香港有公積金嗎?

什麼是CPF? 就像香港的强積金一樣,公積金是一項針對員工未來的強制性儲蓄計畫,尤其是在退休後.

150


868